隨著科技的發展,現在已經進入
農業物聯網時代,打開電腦就能看見溫室里綠油油的西紅柿苗,溫室的空氣濕度、二氧化碳、土壤溫度、土壤肥力等,都直接顯示在電腦屏幕上,一目了然;而你只需要敲敲鍵盤就能澆水施肥,點點鼠標就能把病蟲害發生的情況發送給專家;外出串門時,手機還能接收到溫室氣溫偏高的預警短信,電腦還能告訴你產量。這就是農業物聯網帶來的便利,這樣的農業生產方式,是多么令人向往。
從未來趨勢看,信息化領域“云計算”發展方向日趨明顯,農業信息服務在全國各地運行效果也印證“平臺上移,服務下沉”是大勢所趨。綜合這些認識,我國的農村信息服務戰略要與地區發展目標定位、農村功能的轉型相結合,農業物聯網放在全國農業信息化視野下去定位,在三個層面上有所體現:宏觀層面上,需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,這是由農業信息服務的公益性及現有國情決定的;對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有效開發,進一步發揮其價值,讓廣大農民得到切實的經濟收益。
農業物聯網通過手機、傳感器等,為物體裝上了“大腦”和“嘴巴”,又通過無線網絡將它想說的“話”傳到另一個物體的“耳朵”里,讓這個物體做出相應的反應,從而讓一切事物變得“善解人意”。農業物聯網是利用各類感知設備,采集農業生產過程、農產品流通以及動植物本體的相關信息,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、移動通信無線網和互聯網傳輸,實現農業產前、產中、產后的全程監控、科學決策和實施服務。由此可見,農業物聯網涵蓋了農業生產、經營、管理和服務各個環節,大的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。
推薦閱讀:
農業物聯網系統的應用空間非常大
云飛農業物聯網助力溫室大棚新起航
微信掃一掃,資訊早知道